開煉機混煉橡膠制品應控制哪些工藝條件?它們有何影響?
①輥溫和混煉時間、輥距、輥速和速比、裝膠容量、配合劑的加入產生的加料順序。
②影響:⑴輥溫和混煉時間:輥溫應控制在 50-60℃,有助于混煉。輥溫過高則膠料太軟,分散不均勻,切易焦燒。為了使混煉時包前輥,應注意前后輥有溫度差約 10℃。nr 易包熱輥,此時,前輥應比后輥溫度高 ,大多數 sr 易包冷輥 .此時,前輥應比后輥溫度低。配合劑的混入和分散需要一頂時間才能完成,混煉時間應根據膠料的配方和操作的熟練程度而定,但應避免混煉時間過長,否則易發生過煉。
⑵輥距:多為 4-8mm 實驗室可以調整到 2-3mm。輥距小,剪切力小,雖然利于配合劑分散,但對橡膠破壞作用大。輥距大,會使配合劑分散不均勻。要注意:混煉時,隨著配合劑的加入膠料總容積會增大,此時應逐漸增大輥距。
⑶輥速和速比:輥速一般為 16-18r/min,輥速快,混煉速度快,生產能力大,操作不安全;輥速慢,混煉效率低。
⑷裝膠容量:容量過大會造成堆積膠過多,混煉易不均勻,過小則設備利用率低,易造成過煉。合適的裝膠容量為 v=0.0065dl(d 直徑 l 輥筒直徑)
⑸加料順序:一般原則為用量少,難分散的配合劑先加,用量多的易分散的后加。為防止焦燒,硫磺和促進劑多放在最后。通常的加料順序為塑煉膠 , 再生膠 , 母煉膠→固體軟化劑→促進劑、活性劑、防老劑、防焦劑→補強填充劑→液體軟化劑→硫黃、超速促進劑
橡膠制品在煉制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,具體該怎么解決呢?請繼續關注華奇,我們將持續為您解答哦!